鲁网 > 枣庄频道 > 精彩专题 > 枣庄地标 > 图说 > 正文

存古、复古、创古,复活一座湮灭的古城

2019-09-23 15: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枣庄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台儿庄古城的恢复建设中,提出了“存古、复古、创古”的建设理念,在重建中完整地保存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迹,按照历史资料恢复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并融入文化古城、数字古城、节能古城、生态古城等现代理念和时尚元素,进行建造和创作。

  鲁网9月23日讯(记者 杜伟)枣庄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台儿庄古城的恢复建设中,提出了“存古、复古、创古”的建设理念,在重建中完整地保存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迹,按照历史资料恢复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并融入文化古城、数字古城、节能古城、生态古城等现代理念和时尚元素,进行建造和创作,使古城既源于历史、忠于历史,又超越历史,不但恢复了被战火摧毁的古建筑,而且还复活了延续千年的古城传统文化,使古城的形和神全面复活。 

  1、古城重建的原则 

  在古城重建中,遵循“存古、复古、创古”原则,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 

  1)存古 

  研究制作《京杭大运河(台儿庄城区段)与台儿庄大战旧址保护规划及台儿庄大运河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对现有遗存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对损坏的文物古迹,修缮加固,修古如初。把大战后遗存的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清真寺、中和堂、胡家大院等,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保存古城95%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在保留53处累累弹痕的古墙、古屋等遗存基础上,建成大战遗址公园,供人们回忆战争的惨烈,凭吊烈士的英灵。 

  2)复古 

  对损毁严重的古迹、古建,原址原样进行恢复重建,建新如旧。从老照片、旧资料及老人的回忆,去寻找、发掘、抢救古城的文化基因,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恢复出来。挖掘历史基因,弄清每一栋建筑的前世今生、主人身份和家族故事,以及当年的用途,努力恢复到大战前的样子。 

  3)创古 

  对已湮灭的古建,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研究挖掘,进行创建。把创古蕴含于存古和复古之中,努力做到创古如古。 

  ①遵循古法,选用真材实料,选择国内一流的原生地古建队伍和民间传承艺人进行施工,施工工艺选择传统技术,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每栋建筑都能成为古建精品。 

  ②对古城内的地下管沟、给排水系统,对隐蔽工程中的强电、弱电,按现代城市功能的要求建设和配置。 

  ③除古城中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引入伏里土陶、曹县面人等3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 

  ④建立反方机制,邀请众多历史学家、古建筑专家、旅游专家,请他们到工地去看,随时讲,随时挑毛病,随时改正,争取专家的最大程度认可,尽可能做到古法、古样。 

  ⑤争取古城中老人的认同,倾听他们的意见,解读他们的心声,争取做到,恢复重建的古城,就是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就是他们心中孜孜以求的古城,达到形、神如古。 

  2、典型案例分析 

  在古城重建中,坚持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力求每一幢建筑都源于历史、忠于历史。现以闸官署、扶风堂、道升酒坊、天后宫等4幢古建的重建为例分析说明。 

  1)闸官署的重建 

  台庄闸闸官署位于台儿庄运河古城C区西南隅,原址重建,南临古运河,北靠月河街,为一层官式建筑,由门厅、西厢房、北大厅、东廊道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管理侯迁、台庄两闸河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停办漕运后撤销,1938年大部毁于战火。其后,闫家在此简单修建后定居,渐失面目。 

  ①存古、复古理念的运用 

  史料中对台庄闸官署的记载非常简单,具体位置无从考证。但在运河故道清淤时,发现了台庄闸遗址。据此,大致可以确定台庄闸官署就位于台庄闸上游附近。拆旧过程中,在闫家地下出土了古碑,经考证,正是清乾隆九年重修的台庄闸碑。在清理地基过程中,发现该处遗址面貌独特。据闫家人指正,这便是闸官署旧址。对出土的文物,一并予以修缮保存;对旧墙基,依据年代鉴定,推断出清代老墙,作为闸官署肌理的复建依据。 

  ②创古理念的运用 

  作为一级官署机构,闸官署自有其规制。为此,我们向众多学者求教,调出古代闸官署的各式样图。同时,参照山东,特别是鲁南运河沿线闸官署遗址的共性因素,以及闫家口述台庄闸官署的独特之处,绘出了台庄闸闸官署的草图。经专家进一步把脉后,敲定重建方案。重建的闸官署无法恢复其原有功能,在征求各方建议后,将其设置为运河奏疏展馆,同时用以纪念在泇河(台儿庄段京杭运河的古称)开通、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名臣。 

  2)扶风堂的重建 

  扶风堂,为扶风万氏的府第。万家为清康乾时期台儿庄四大家族之一。据传,万家宅院盛时面积约15亩左右,为五进九院式大院,百多间房屋,前后门各有一砖雕影壁墙,前为松鹤同春,后为大小狮戏球。前门对联为“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后门对联为“家声麟凤,国器圭璋”。门前临河为十余米宽三合土路,以利装卸粮食,百姓传其拥有银钱四十万,而讹为其私家码头名。万家有一客厅,曰“友兰堂”,对联不详,为岔河董来庭书丹。扶风堂的豪华程度在康乾时期为地区之最,后毁于1938年战火。战后,改为粮所使用,面目全非。 

  ①存古、复古理念的运用 

  万家大院的设计,我们首先依照保留下来的墙基为基础,参考战地照片、万家后人和邻居的记忆,绘制出平面图。根据院中保留的古银杏树确定估算扶风堂的建筑年代,并据其根基确定地基深度。请80岁以上老人根据当年的印象提出修改意见,再到现场确立边界。在此基础上,按照当时的空间尺度,确定每一栋房屋的开间、高度。以晋中民居规制的详细资料为蓝本,结合窑湾、韩庄、夏镇、鲁桥、南阳保存下来的清代晋派建筑特点,绘制主体建筑平面图和效果图。经过古建专家、当地老人反复挑剔、修改,一直到他们认为战前的万家大院就是这个样子。 

  ②创古理念的运用 

  在设计和施工中,从主人籍贯结予以定位,根据旧墙基的厚度确认扶风堂是晋派建筑;在具体形制上,联系台儿庄的自然环境、商业风尚,根据残存的山墙和后墙,参照周边古城古镇的清代建筑,推想晋派建筑在台儿庄的演变和改进程度;在装饰上,针对万老爷的发迹史推想他的心态和价值取向,站在业主的立场上设计三雕。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院中古银杏树的根基深度,重建时,将古城地基下挖一米多,以与清代鼎盛时期的海拔高度一致,同时也兼顾了排水功用。 

  凡是能够找到历史依据的,严格按照原先的样子复制;找不到历史依据的,请老人回忆,并把口述内容还原成立体形象,请资讯提供者确认;找不到任何线索的,从周边类似古建上选择细节,嫁接到万家大院的空白之处,用历史的和审美的标准进行修正,使之和谐,让晋派建筑规制、鲁南文化风尚和万老爷的心理状态实现兼容。绘出示意图和效果图得到认可之后,再做立体模型。 

  3)道升酒坊的重建 

  道升酒坊始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为台儿庄“陈、王、袁、骆”四小家中的袁家所开。台儿庄大战中,遭受重创。文革间,又历浩劫。现酒坊已从原址迁出,并入枣庄忠仁酒业有限公司。据传,酒坊内建有酒窖一间,大窖池3口,百斤贮酒大缸50个。兴盛时期雇佣酿酒师和伙计四十余人,日产白酒500斤。  

  ①存古、复古理念的运用 

  道升酒坊是台儿庄大战后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幢建筑。老门、老墙保存完好。门前的无首石兽,是被战火损坏的。忠仁堂中的一些八仙桌、酒器,也是袁府的收藏。在清理酒坊遗址时,还在地下出土了一批窖藏,显示出台儿庄悠久的酿酒史。 

  为了恢复这幢老建筑,我们走访忠仁酒厂,找到了当年酒坊的酿酒师傅,根据他们的回忆,以及他们对酒坊工艺设施的判断,基本恢复了酒坊的外貌和酿酒的老工艺。 

  ②创古理念的运用 

  对清理出的酒坊遗址,根据专家的意见,在妥善保存了文物的同时,创意性地设置了遗址复原体验区,让游客分享这份喜悦。将古代酒馆的普遍特征,移植到道升酒坊中的“袁家酒馆”中,同时引入了多媒体互动体验,将台儿庄的酒俗文化展示在游客面前。 

  4)天后宫的重建 

  天后宫兴修于雍正年间,祭祀海神林默。咸丰三年,又招募福建商人修葺一新,并作为福建会馆使用,1938年,天后宫毁于台儿庄大战战火。 

  历史上的天后宫,已经荡然无存了。所有知情者都说当年的天后宫精美绝伦,但是说不清具体是什么样子,就连是有多少房间,供奉的神位,也没有一致的说法。一些80多岁的台儿庄老居民,只能说出当年的位置,却不记得范围四至。我们试图到民间征集当初拆下来的建筑材料,始终没有找到。 

  经过专家的反复讨论,决定于原址用“创古”理念创作建造,委托国内最一流的施工单位——位于天后信仰原生地的福建泉州古建筑公司,用当地的古法、原材料和技术工人,打造一座理想中的天后宫。重建后有请当地老人指证,均称与记忆中的样子无别。 

  今天重建的天后宫,是目前我国内地同类建筑中质量标准最高的一座。总建筑面积1508平方米,为二进庭院格局,由正殿、左右厢房、钟鼓楼等建筑构成。 


初审编辑:杜伟
分享到:
./W02019092355553918429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