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枣庄频道 > 精彩专题 > 枣庄明星村居 > 村居动态 > 正文

贺窑村:一个历史与文化沉淀的村庄

2015-04-21 17:3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贺窑村位于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东南8.5公里,辖贺窑、贺小楼子2个南北自然村,全村2100人。北宋时期形成村落,有苏姓在此建楼,定名为苏楼村。明嘉靖年间,贺氏迁入,烧窑为业,又改名为贺窑村。

  鲁网枣庄4月21日讯(记者张志民 张美玲 见习记者甄超群)贺窑村位于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东南8.5公里,辖贺窑、贺小楼子2个南北自然村,全村2100人。北宋时期形成村落,有苏姓在此建楼,定名为苏楼村。明嘉靖年间,贺氏迁入,烧窑为业,又改名为贺窑村。

  村里老人告诉记者,北宋时期,苏氏族人在这里建造了“望海楼”,俗称“苏楼”。相传清晨站在楼上可以看到海上日出,扬名方圆数百里。贺窑村至今还保留着苏楼遗址。明朝嘉靖年间,手陶匠人贺氏从苏州流亡途经此地时,在山西坡扒地屋栖身,发现山坡红色泥土粘性特佳,为陶冶上好原料,就留在这个荒野山坡盘窑,烧制土陶器。由于质地较好,烧制的陶盆可当锅烧水做饭,烧水盛水,清凉甘甜,享誉一方。徐州、临沂等多地客商纷纷前来购买,形成地方小集市。后来兴旺时有40多座窑屋,?100多名陶匠,制作的陶器售往鲁南、苏北方圆100多公里。贺家窑名声远扬,贺窑村由此得名。

  贺窑村党支部书记孙明远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近年来,为寻求发展并结合本村特色文化,贺窑村党支部书记孙明远积极响应政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传承发扬贺窑文化,深入挖掘贺窑历史,将传统制陶文化融入了创新元素。

  贺窑村人杰地灵,从贺窑村走出来的文化名人不仅是村里人的骄傲,更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贺窑村是原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老先生的故乡,那间小屋就是贺老先生当时住的地方。”一位村民自豪的向记者指出贺老先生的旧居。 “不只是贺敬之老先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技术指挥学院副院长贺茂之少将也是我们村里人。被评为“江苏十大优秀画家”的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研室主任贺成也是出生在贺窑村。”谈及这些,村民们很是自豪。

  记者来到贺窑村委会时看到几位老人正在前面的广场锻炼,广场上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既好玩又健身,受到村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们的喜爱。正在健身的89岁的贺大爷告诉记者,村里的政策好,他的医保社保健全,别看岁数大了,但是身体硬朗,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越过越好啦。

  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健身设施也得到完善,贺窑村党支部书记孙明远又开始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奔波。目前贺窑村已筹集资金500万元,学校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学校计划占地面积25亩,建成能容纳400多学生,不仅能为本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也能为周边村庄学生上学带来便利。

  贺窑村,历史与文化在这里沉淀,创新与传承在这里发扬。村庄的建设还在继续,村庄的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在孙明远书记的带领下,贺窑村的发展将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初审编辑:常慧
分享到:
./W0201504235509147248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