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枣庄频道 > 文史 > 正文

甘信祥的土陶人生

2019-05-22 10:3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枣庄5月22日讯 (记者王伟 陈孔付伏里土陶产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相传是三皇五帝之一伏羲的故里,距今已有5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依然保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型制,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汉代和南北朝浓郁的风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经典现代工艺。伏里土陶以自己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 

  

     近日,记者走进西集镇伏里村,见到了今年61岁的伏里土陶传承人之一的甘信祥。甘信祥告诉记者,祖上就是制作“伏里土陶”的工匠,历经多年,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代了。 

  甘信祥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伏里村人,在他的记忆中,世代祖辈都是靠制陶、种地为生,院子里常常是放着不少烧好的罐子盆。特别是呀呀学语的朦胧人生开始,他就与土陶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年的时候,他记得祖父带着父亲去山亭区山城街道西山亭村制陶,一去就是七年整。从呀呀学语到能记事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是在陶器堆里爬大的。甘信祥9岁开始玩泥,接触土陶,跟随父亲甘志英认真学习制陶工艺,16岁时就从父亲手里学到了全套技艺。在父亲甘志英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探索,将土陶制作分为:祭祀、赏玩、生活用品三大类。祭祀主要有烧香用的圆鼎、方鼎、香炉、土碟、香褂等。赏玩类主要有狮子、蟾蜍、鸡鱼狗、兔龟牛等。生活用品类主要有阖缸、阖盆、八角松枝盆等。目前,甘信祥俨然已经成为枣庄及周边地区远近闻名的“土陶宗师”。甘信祥80多岁的老父亲甘志英向记者回忆了他年轻时制作伏里土陶的情景。老人从小就耳濡目染,接触伏里土陶,家里人都是制陶工匠,自幼跟随父亲甘同仕和爷爷甘家槐学习伏里土陶制作工艺。当时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人们的生活用品,盆、碗、罐等等,需求量很大,他老爷用肩挑着各种土陶的盆盆罐罐去集市卖,一到集市就被抢购一空。老人的言语中,流露着对伏里土陶那份特殊的感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甘信祥工作室浏览藏品,深屋高架,佳器罗列,陶猪、陶马、陶罐、陶鬶有序摆放。珍陶琳琅,曲得奇妙;杂物奇怪,随形设类。山精海灵,诡谲万化;奇器异物,鬼斧神工。或写实,或抽象,无不栩栩传神,惟妙惟肖;喜怒哀乐,情态毕现。周鼎商彝,古色古香;龙蛇腾雾,呼啸生风。甘信祥说, “伏里土陶”制作工艺复杂,虽然现在科技产品的运用帮助人们省去不少功夫,但制作一件传统、完整的伏里土陶作品仍要经过数道传统工序。土陶技艺看似简单,但真正掌握它却需要七到十年的时间。其中筛选陶土、揉拌陶泥需要力气,制作陶器需要耐心、烧制陶坯需要手巧。 制作周期最长可达三四个月,每一件伏里土陶上的纹路,都是经过他的指纹摩挲出来的。有些作品不是一次就能整体成型,必须事先制作好各个部分,然后再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特别是有些需要上色的作品,必须用到没有化学品成分的天然颜料,一遍又一遍的上色。 

  甘信祥有两件作品,陶狮和簋在1994年的全国比赛中获得铜奖,并远赴德国、美国等国展出。其中,陶狮做工精湛,遵循古法,纹路花纹点缀其中,颇具神韵。虽然这两件作品获过奖,但甘信祥本人最喜欢的作品却是击鼓说唱俑和唐朝女仕俑。一提到它们,甘信祥又神采飞扬的介绍起来,击鼓说唱俑出土过两件,一件出土在四川,还有一件就出土在山东。击鼓说唱俑形象生动,姿态传神,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制陶的精湛手法,代表了我国古代制陶工艺的较高水平。甘信祥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击鼓说唱俑的神态,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待了整整三天三夜,仔细琢磨,反复修改,终于制作出这件精美绝伦的陶器。 

  “我摆弄起手拉泥坯 、泥条转盘、泥板拼接,感受到了水火交融的力量;做在熊熊燃烧的窑边,看着土坯 “净化”成陶器,又感受到了火的神奇;手捧微热的土陶,心里得到的是一种真正的幸福感!”60多岁的伏里土陶传承人甘信祥说这番话时高兴得像个孩子。 

  甘信祥近四十年来建土陶烧制窑4座,创作了从大汶口时期及近代作品三千余种,作品在多地展馆展览。2012年被为中国收藏协会优秀委员。几千年来,在伏里村发展、形成了自己荒诞不经、反其实的艺术造型和花纹饰缀特色,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2006年伏里土陶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伏里的土陶艺术品已传入美、日、法、德等21个国家和地区,并被中国美术馆、日本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所收藏。 

责任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