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薛城区:探索建立监管机制 为交通发展提供良好信用支撑
鲁网6月17日讯(记者 杜伟 见习记者 李姝婧)6月16日下午,“薛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暨美德积分商城上线”发布会在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召开。今年薛城区被列为山东省“信用交通县”创建试点,区交运局就该试点成功建立做了大量工作,区交运局党组成员李腾做了具体介绍。
李腾说道,今年以来,区交运局以省级“信用交通县”创建为抓手,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加快推动信用监管和行业管理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新型监管机制,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信用支撑。
一是加快推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与省、市、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接,今年以来,共归集“双公示”数据928条,建立了150余家经营业户、3400余名从业人员的“一户式”信用档案,信用信息数据质量更加高效。
二是推广信用承诺制。推行主动型、自律型承诺,积极引导126家道路运输企业签订《交通运输信用承诺书》,鼓励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经营,自觉承诺践诺。
三是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结合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在全区道路货运行业实施“两类三级”监管,对6家道路危险货物企业、144家普通货物运输企业,实行红、黄、蓝“三色”监管,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督促企业落实闭环整改措施。同时,强化信用评价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根据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创新实施“信易+”工程,目前,全区已有14家企业参与“信易+汽修”“信易+驾培”“信易+检车”激励守信应用场景,发放宣传品等4600余份,惠及600余人。结合“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信易办”窗口,信用等级良好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可享受立即受理、快速办理、承诺先办等“绿色通道”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核发、补发、换发车辆营运证392件,年审车辆营运证2424件,换发从业资格证352件。同时,针对超限超载、安全生产隐患等开展专项排查治理,依法依规对69家企业实施约谈、限期整改措施,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是加强信用修复实效。实行“两书同达”机制,在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形成处罚、履行、修复的工作闭环。目前,通过采取专题培训、线上指导等方式,累计指导6家企业完成了70余条信用信息修复。
六是厚植行业信用文化。结合“车祖故里党旗红”交通物流行业党建品牌建设,建设“司机之家”,打造“信用超市”,为信用评价良好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提供车辆检测、住宿休息、娱乐健身等30余项便捷服务,扩大了信用交通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将信用交通建设融入超限超载、出租车、网约车、驾培等领域的专项治理中,今年以来,共停运违规出租车、网约车95辆次,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538辆次、非法营运车辆39辆次,停运、查处违法违规教练车72辆次,形成了共创信用交通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