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周营镇“五治”融合让基层社会治理盛开和谐之花

2022-04-28 09:49:1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28日讯  近年来,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建立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全力推进镇域社会治理蝶变新生。

  “政治”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凝聚力。“党建+机制”健全体系保障。推行“支部评星定级”和“党员量化积分”制度,实行百分制加减分考评,按照“共性+个性”考评标准,实行月度小结、季度亮分、年度总评,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动力源”。“党建+阵地”强化组织引领。深度挖掘运河支队红色资源,建成运河支队记忆馆、白楼湾党校,成功打造白楼湾党性教育示范片区,探寻出一条“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特色培训模式,勾勒出党性教育的“阵地轮廓”。“党建+服务”打造治理标杆。坚持绘好“一张图”。将村居辖区划分成若干片区,推行“党员联片定责”机制,绘制党建“民情地图”。坚持挂好“一张牌”。以胡同为单位,明确每名党员帮包户,制作悬挂党员标识牌,打造基层治理“党建”新模式。

 “法治”保障,激发基层治理向心力。一是打造特色普法亮点。依托白楼湾湿地公园总体设计,建成白楼湾善治广场。根据周边村落统筹规划,将王楼法治文化广场、运河支队记忆馆等法治载体纳入整体布局,成功打造“白楼湾善治共同体”,成为全市“镇域社会治理典范”。二是建立法治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镇人民调解指挥中心、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调解作用,实现“镇级统筹、管区中转、辐射各村”的三级人民调解机制,形成具有周营特色、周营经验的人民调解体系。三是创新网格法治管理。以现有网格服务队伍为基础,整合包村机关干部、村“两委”、党员、“五老”人员以及广大群众等群体作用,形成“1+N”网格服务组织架构,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网格服务管理体系,累计走访群众6100次,网点巡查任务量完成率超过98%。

  “德治”教化,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力。一是坚持以文养德。加强德育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38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大讲堂”等载体,以“戏曲进乡村”为抓手,组织开展“京剧票友会”“一村一场戏”等文化教育1000余场次。二是坚持以评树德。在各村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制定道德评议会制度和章程,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户”评选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塑造文明乡风。三是坚持以贤传德。依托周营镇乡贤文化,在七个管区建立乡贤、乡德、乡谐、乡和、乡仁、乡礼、乡亲七个特色调解室,聘请老干部、老族长等70余人担任特色调解员。投资建设“乡贤联络室”和“乡贤人才驿站”,建立健全乡贤参政议政制度,共同探讨破解阻碍村级治理难题。

 “自治”基础,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一是实现“村规民立”。通过入户走访、会议研讨、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向村民征求意见建议,用土话方言制订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10余项制度,真正让村民做到“自己的公约自己定”。二是实现“村情民定”。通过“两会多机构”机制(“两会”即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多机构即红白理事会、民政事务委员会等事务性机构),实行村内大事“支部提议、两委商议、村民决议、村委执行、群众监督”议事流程,做到大事共议,要事共商。三是实现“村务民管”。严格村务公开。为37个村统一制定公开栏,每月15日作为“三务”公开日,提升监督村级事务工作实效。学习借鉴外地“云公章”使用经验,引进“云公章”管理系统,实行“1+2”(1名经办人,2名村两委)网上申请用章模式,用章安全也得到进一步保障。

  “智治”支撑,激发基层治理助推力。推进“互联网+网格服务”。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37个行政村建成视频会议系统,全镇315个视频监控点在线率达到100%。依托白楼湾党校“第二教室”,引进现代化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打造“网格学堂”,精准设置“订单课程”,进一步挖掘学习深度、拓宽培训广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镇推行100项主题服务“一链办理”,村民通过扫描“一链办理”流程图和服务指南二维码,办理流程一码全知晓,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大事情”,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创新“互联网+民生服务”。创新开通“‘疫’线帮代办”二维码。在外滞留村民通过扫描二维码“指尖”下单,由专人即时“接单”,即刻向所在村发出“派单”。村居“接单”后上门提供“一对一”贴心精准服务,累计帮助群众解决上网难、通行难、看病难等问题300余件次,打响擦亮“周到服务”民生品牌。(通讯员  张迪)


责任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