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民政局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2-11-30 15:47:2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30日讯 (记者 杜伟 李燕琦) 11月30日,枣庄市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格局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召开。枣庄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孟文,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德鸿,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姜文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孟文介绍,近年来,枣庄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持续改善兜底保障水平,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全市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完善政策体系,突出管长远管根本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枣庄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形成全市养老服务“一盘棋”;出台了养老服务业转型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农村养老、综合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文件,构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滕州市2021年被评为“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受到国家有关领导批示肯定。二是健全体系规划。编制《枣庄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擘画未来养老服务美好蓝图,到2025年年底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产品日益丰富,行业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宜居、友好环境初步形成。三是发布养老服务清单。会同发改、财政等10部门制定发布《枣庄市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内容涵盖特困老年人兜底保障、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普惠型老年人优待服务、养老服务优惠扶持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提升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了《枣庄市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对护理型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项目、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敬老院)一次性建设补助项目、养老机构运营奖补项目等给予扶持。近两年共发放养老服务专项补助资金4842万元,为全市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供给体系,突出多元化多样性

  一是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对护理型床位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养老机构长期照护能力,今年新增护理型床位800张,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55%,较十年前上升25个百分点,进一步满足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探索“餐饮+养老”模式,薛城区与餐饮企业开展合作,连锁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了“社区‘枣’养老 ‘薛’中夕阳红”社区养老品牌。市中区引导支持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支撑,发挥资源优势,将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今年以来新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助老食堂等30余处,进一步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筑牢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建立巡访关爱制度,定期对独居、空巢、农村留守等特殊老年人开展探视帮扶服务。制定出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营造“养老不离家”的舒适环境。

  织牢兜底保障体系,突出保基本保底线

  一是提升特困人员保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市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连续3年提高10%以上,城市、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245元、950元。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愿进全进,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滕州市构建了“1+4+N”特困人员供养新格局,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二是夯实救助底线。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护难的问题,创新建立“物质+服务”的新型温情救助机制,构建“时刻温暖”的“枣救助”服务新格局,多渠道筹措资金1030万元,为1.14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了探视访问、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有效满足了困难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三是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持续抓好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安全生产月”、“专家查隐患”、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养老机构疫情期间做好封闭管理,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做好养老机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全力守护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

  提升服务质量体系,突出标准化品牌化

  一是服务管理标准化。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服务管理标准化促进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机构规范运营水平显著增强,山东银光福源健康养老中心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并被评为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二是养老服务品牌化。连续3年委托专业组织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星级评定,目前全市共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72处、星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60处。培育了光大美铭温泉小镇、山东银光福源健康养老中心等一批特色养老综合体,涌现了枣庄亲和源康养中心、枣庄市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枣庄市医养康复中心等一批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机构,枣庄市养老机构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康养服务十佳品牌”。三是服务队伍专业化。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行动,2020年以来培训养老护理员6000余名,获评山东省养老服务领域“齐鲁和谐使者”4人,举办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有效提升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三家高等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奠定了养老服务人才基础。四是日常监管协同化。建立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质量提升、打击养老服务诈骗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开展部门联合检查32次,举行防范养老服务诈骗专题活动11次,现场宣传活动99次,印制并发放宣传品11670册。

 附现场答记者问实录

  记者: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市政府出台了《枣庄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请介绍“十四五”期间枣庄市养老服务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

  孟文介绍:2025年底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产品日益丰富,行业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宜居、友好环境初步形成。

  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镇(街道)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60%、100%以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农村互助养老设施覆盖率明显提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基本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保持在100%,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并保持在60%以上,失智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面向职工和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更加完善,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的普惠养老、符合实际的互助养老全面发展,家庭养老支持措施进一步强化。

  服务质量安全明显提升。以信用管理为基础,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更加完善,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强制性标准达标率达到100%,养老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养老护理员入职培训率达到100%,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全面优化。

  产业融合发展更具活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养老与文化、教育、家政、医疗、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服务名牌和产业集群。

  老年友好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敬老孝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支持老年人融入并适应智慧社会的环境更加优化,老年人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发展要素支撑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规划、土地、设施、财政、税收、融资、人才、技术、标准等支持政策更加完善有力,财政投入持续加大,要素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记者: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请介绍下枣庄市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支持政策?

  陈德鸿介绍:为促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市民政局会同财政部门出台了《枣庄市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枣民字〔2021〕30号),主要扶持政策如下:

  护理型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照核定护理型床位给予一次性新建、扩建补助或租赁改建补助,每张新建、扩建和利用自有房产建设床位补助13000元,租赁房屋改建床位补助5000元;

  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敬老院)一次性建设补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敬老院),每张新建、扩建床位补助13000元,改造提升床位补助4000元;

  养老机构运营奖补项目,对符合补助范围和条件的养老机构,根据收住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数量及入住时间进行奖补,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4800元(不满一年的每人每月250元、400元)的标准,根据养老机构1-5星级等级评定结果,分别给予0.8倍、0.9倍、1倍、1.1倍、1.2倍差异化补助;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运营奖补项目,对符合条件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1-5星级等级评定结果,分别给予14000元-18000元的运营奖补;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幸福院,按照1-3星级等级评定结果,分别给予9000元-11000元的运营奖补;

  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一次性奖补项目,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毕业入职人员,给予2万元、1.5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补;

  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取得三级、二级、一级职业技能等级的养老护理员,给予3000元、4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补。

  记者: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请介绍下今年“敬老月”期间,市民政局开展了哪些工作?

  姜文胜介绍:为做好今年“敬老月”活动,市民政局制定了《敬老月宣传活动实施方案》,通过以走访慰问、权益维护、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和动员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个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让广大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全市各级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9月29日,市级分管领导带队走访慰问特困和低保老年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并嘱咐相关部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市民政局结合全省民政系统开展的模范机关建设“三级联动”工作要求,由县级领导干部带队,广泛走进全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和困难老年人家庭,帮助老人解难事、办实事。各区(市)民政系统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特困、低保老年人送去生活用品等慰问物资,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年人家中。积极动员爱心企业、慈善公益组织、行业协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据统计,敬老月期间,全市民政系统组织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物资约160万元,惠及老年人约1.5万人。

  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基础,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各级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普法宣传和打击养老服务诈骗宣传活动,为老人现场讲解法律常识和防诈骗小知识,邀请职业律师进社区“一对一”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老人的防诈防骗能力,守护好老人的“钱袋子”。举办养老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近距离了解养老机构设施环境、运营管理和老人日常生活;同时引导养老机构对照等级评定标准,创建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双达标”的星级养老机构,做到让老人舒心、让家属安心、让社会放心。

  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统筹谋划和工作推进,针对老人不同需求,组织开展了“流金岁月·爱笑老人”艺术照等活动,为老人免费理发、拍照,用照片记录老人生活点滴,将老人美好瞬间定格。联合医疗机构走村入户,为困难老年人免费的测血糖、测血压,开展义诊等服务,将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推动一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助老食堂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投入运营使用,及时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理疗、配餐送餐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还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和护理补贴,今年发放资金2430万元,惠及2.4万名低保老年人。

责任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