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3-11-18 08:36:4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17日讯(记者 杜方奇)11月17日下午,枣庄市召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成信作新闻发布。

  刘成信介绍说,2023年,市委政法委带领全市政法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充分发挥打击、管理、调节、保护、保障、服务等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政策落实落地。市委政法委联合市直政法单位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措施》,形成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10+40”政策体系,为引导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政策支持。全市政法机关建立了“防范风险+优化环境+保护创新”制度机制,通过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重点企业发展等方式,努力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力护航企业创新发展。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首席法律专家咨询制度,设立首席法律专家工作站6个,吸纳法学专家、律师等60人组建专家库,实现市县法律咨询专家全覆盖。建立企业和企业家联席会议制度,按程序提交讨论企业家提出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市法学会在全省率先成立企业合规研究中心,全力推动企业合规理论研究成果向党委政府决策转化、向执法司法转化、向企业实践转化。市法院围绕智能制造、锂电产业等创新产业链,制定《关于为锂电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制度机制5个,同时构建“法院+司法所+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模式,在产业园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和法律咨询室10家,与30余家锂电企业建立“府院企”联动机制,提出法律意见170余条。围绕“6+3”产业体系,部署开展“产业体系+法律服务”惠企行动。市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打击侵权假冒、惩治恶意诉讼等专项行动,聚焦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重要经营信息等领域,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同时围绕锂电产业,建立专业化办案团队,加强企业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保护。

  规范执法司法活动,积极营造有序发展环境。市委政法委定期开展“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法学会成立市涉企案件研究中心,开展涉企法律服务23次,对涉企案件开展评查,为涉企案件化解和企业决策发展提供法律支撑。法院系统建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司法保障绿色通道,对6250件民商事案件依法采取灵活查封、财产置换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提升金融审判质效。在园区设立巡回办案点、法官联络站6个,编印《服务企业发展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公安机关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

  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助企服务质效。市委政法委坚持每周两次组织政法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到《市民热线·法治版》电话接访。积极参与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牵头开展“枣治理·一网办”,搭建全市统一的网格员APP和基础数据库,与“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数据对接,实现诉求的快速核实和办理。同时,深入推进政法工作数字化改革,推动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全市政法工作质效。公安机关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制定涉企规章、规范性文件时充分征求企业、行业协会意见,确保相关行政决策合法合规。部署开展“优职能优流程优服务”提升行动。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法律服务团队模式,组建中小微企业律师服务团40余个,免费为千余家企业提供法治服务。积极推进涉企纠纷化解,创新“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整合行政调解、行政复议、人民调解等10项职能。

  会议由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褚苗主持,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真政,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文亮,市公安局一级高级警长李杰,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华出席并答记者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加大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供给,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请问全市法院在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真政:建设诉前调解中心。推动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法院诉讼案件诉前调解中心入驻“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通知》,依托“一站式”矛调中心,挂牌成立法院诉讼案件诉前调解中心,人民法院抽调精干力量入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构建多元解纷体系。诉前调解中心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纵横结合的矛盾纠纷“呼叫响应”网络,横向辐射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调解组织,纵向覆盖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促进诉前调解工作体系化集成运行。人民法院精准提供“万人成讼率”“重点行业成讼率”“无讼村居建成率”等指标,为考核精准到镇街村居、行业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发挥司法解纷主导作用。人民法院下沉50%的民事审判法官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组建“1名速裁法官+2名法官助理”诉调指导团队,与区级矛调中心、镇街矛调中心融合联动运作,全面统筹入驻中心的成员单位,将多元解纷主体延伸至网格员、村居“两委”“一村一律师”等最小治理单元。按照“诉源-诉前-诉讼”多层递进的纠纷化解思路,诉前指导团队对到中心要求立案的纠纷,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方式解决;对诉前调解中心分流委派到镇街的案件,指导镇街综治中心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对不宜调解或调解不成纠纷登记立案,通过司法确认、简案速裁、巡回审判等方式快速办理。建立诉前调解团队与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反馈、点评+赋分”双向融促工作机制,加强双方的职能发挥和密切配合,强化“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通过指导剖析典型个案,对类案纠纷化解起到指引作用。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利用购买发放业务书籍、法律讲座、案例讲解、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讲述办案技巧,分享调解经验,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水平和调解成效。

  记者:今年以来,市检察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张文亮:今年以来,市检察院自觉将检察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打好“防范风险+优化环境+保护创新”组合拳,办理的4起案件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被省委办公厅、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转发。

  严惩经济金融犯罪,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立足检察职能,主动研判风险,分析犯罪形势,制发检察建议促进行业诉源治理。保持对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扎实推进反洗钱三年行动,切实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依法严惩虚开骗税空壳公司、骗取留抵退税、职业化犯罪团伙等严重危害税收的违法犯罪行为,守好税收的“真金白银”。

  优化服务举措,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办理的“柴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典型案例;打造的“内部融合、行刑联动、检企共建”服务企业发展模式,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做实平等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典型事例。注重以案为鉴、以案促管,针对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深入企业以案释法,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助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聚焦产业创新,着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围绕高端化工、智能制造等“6+3”产业体系,依法打击侵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数字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围绕省委、省政府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在高新区锂电产业园建设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站,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护航枣庄锂电等重点产业发展。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峄城石榴”地理标志产品协同保护专项行动,制定普法宣传、民事支持起诉、设立地理标志保护服务站等服务举措,主动服务保障“峄城石榴”品牌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公安机关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杰:维护社会治安更有力。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禁毒、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织密织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助力安商惠企更有为。制定出台服务保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16项措施、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10项措施,建立领导干部、警种部门、派出所联系帮包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实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程,深入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推行涉外企业出入境业务上门服务、机动车检测机构“交钥匙”服务,更好地方便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

  护航绿色发展更有方。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深化“生态警务”。同时,坚持“打击、防范、治理”相结合,将侦办案件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通报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开展源头治理,做到步调一致、协同发力。

  解决民生诉求更有效。建立“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涉公安诉求解决机制,打通110与12345对接平台,畅通“12389”警务督察专线和“9600110”民生警务热线,用好“枣庄微警务”和“警民连线”电台直播栏目,全方位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在围绕“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战略目标,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及成效?

  廖华:市司法局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聚焦制度保障、规范执法、法律服务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坚持良法善治,健全完善法治保障制度机制。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地方特色,科学编制《2023年度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开展了《枣庄市地名管理办法》《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枣庄市停车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目前,作为国内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锂电条例》已正式施行。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清理工作,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坚持依法行政,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大力提升执法效能。建立柔性执法制度,实现涉企检查“无事不扰”,深入落实“不罚、轻罚”清单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证明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动“减证便民”。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督。

  坚持法治服务,着力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完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金融纠纷领域探索“诉源治理+行业调解”快速解纷模式,打造金融纠纷调解“枣庄样板”。创新实施“0632枣庄阳光复议”模式,精心打造“三围绕四注重三提升”的“343高效复议”品牌,强化涉企复议案件的监督纠错,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不断激发纠错和调解双融双促机制活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探索开展“带押过户”公证业务。精心编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手册和明白纸,持续开展法治助企暖企专项活动,助力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深化开展“产业体系+法律服务”惠企行动,围绕“6+3”产业体系,组织开展法治体检等服务,助力企业依法经营、防范法律风险。

责任编辑:杜伟
新闻关键词:法治营商环境绿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