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枣庄频道 > 法治 > 正文

坚持问题导向 传递民生温度 | 滕州市民政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05-04 21:1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4日讯(记者 陈庆武)滕州市民政局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民政亲民、民政惠民”工作理念,在学史力行上下功夫见成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实施“十项提升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温暖感、安全感 

  (一)“解忧暖心传党恩”提升行动。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不断提升社会救助保障和服务水平,规范低保金等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发放,加大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传达党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宣讲党的民生政策,教育引导困难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行动温暖民心。 

  (二)“颐养善助·关爱夕阳红”提升行动。提升机构养老发展质量,鼓励支持发展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型养老机构;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改专项行动;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提升保障性养老服务能力,全面推行公办敬老院“县管县办”运营模式。 

  (三)“五社联动·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提升行动。依法开展第十三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和谐社区、幸福社区,推进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和“五社联动”。 

  (四)“马甲跃动”提升行动。建立新型社会动员和志愿服务项目机制和多层次、多样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规范志愿服务发布、记录、证明等事项,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面、覆盖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五)“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提升行动。贯彻《地名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关于城区道路及居民小区等命(更)名的暂行办法》,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程序,及时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持续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 

  (六)助学成长·圆梦未来”提升行动。全面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推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孤儿健康关爱、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确保儿童服务保障有温度有热度。 

  (七)“温暖驿站”提升行动。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公共服务制度,优化服务能力,倾心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职业技能培训、落户安置等服务,促进其回归家庭和社会;开展好“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活动。 

  (八)“善国善举”提升行动。贯彻《慈善法》,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募捐方式,增强筹集能力,打造救助品牌,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打造“阳光慈善”品牌。 

  (九)“移风易俗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创新殡葬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确保作用发挥明显。 

  (十)“甜蜜服务提升行动。贯彻《民法典》,依法依规开展婚姻登记,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确保登记合格率100%;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落实协议离婚冷静期制度;推进婚俗改革,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 

  为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滕州市民政局把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作为破解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民生民政问题的重要举措,奋力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全局已组织开展走访调研活动390余人次,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11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28万余字,个人学习心得4910万余字,认真梳理出3个方面、10个大项、30条具体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26条,已为群众解决养老机构安全设施提升、敬老院“县管县办”、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管理、“N种社会救助”方式创新、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智慧社区”建设、落实孤儿免费办理大病医疗保险、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筛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企业冠名慈善定向救助模式推广、道路地名牌规范、志愿者为老服务、规范殡仪车辆管理、服务公益性公墓建设、婚姻登记便捷化服务、婚姻历史档案审查补录、婚俗改革试点、拓宽网上信访“绿色”渠道以及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实际问题20件、正在推进开展19件。 

责任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