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场次“文化进万家 戏曲进乡村”活动 擦亮“峄城欢乐汇”省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鲁网9月21日讯(记者 杜方奇)9月19日,枣庄市峄城区举行榴光峄彩·冠世榴园欢乐季系列活动暨“十一”期间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峄城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孙莉就峄城区文旅局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孙莉说,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立足部门职能,聚焦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持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是以民为本,不断夯实公共服务成效基础。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累计建成城乡书房4处。建成了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新馆,两馆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今年新建成区博物馆,并有序推进免费开放。在全省镇(街)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获评特级站3家,一级站3家,二级站1家。在全市率先推行图书免押金智能化借阅服务。依托国学讲堂、尼山书院,有序开展国学经典公益讲座、经典诵读活动。今年5月1日至10月7日,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全面实行延时开放服务,开放时间延长至晚7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参观及阅读需求。
二是形式多样,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着力打造文化惠民品牌,采取“主体活动+系列活动”形式,积极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先后举办了“峄城欢乐汇”“冠世榴园欢乐季”“榴光溢彩·福乐峄城”“黄河大集”“乡村村晚”暨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 戏曲进乡村”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4000余场次,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持续擦亮“峄城欢乐汇”省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三是历久弥新,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近年来,累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0余万元,对师范铁楼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保护。深入开展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扎实实施“先考古、后出让”制度 实现文物保护、项目建设两不误。同时,通过“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非遗技艺培训、非遗项目展演等多项措施,推进非遗传承发展。与北钛河等企业合作,设计开发了“榴礼”等一批石榴主题文创产品。全区现有省级非遗名录7项,市级59项,区级182项。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16处,区级69处。深入挖掘老峄县文化等地方文化资源,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先后创作了《青檀颂歌》《榴花正红》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其中,柳琴戏《榴花正红》获评全省金奖。《康熙〈峄县志〉整理与研究》《中国石榴文化》《白话光绪〈峄县志〉》等《老峄县文化系列丛书》的出版,弘扬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
- 峄城区全力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为榴光峄彩·冠世榴园欢乐季系列活动保驾护航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