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枣庄市市中区民政局开展市中民政高质量发展“345”行动

2024-04-09 16:12:0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9日讯(记者 张宗帅)4月9日上午,枣庄市市中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聚焦民生保障 展现民政担当 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中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明国作新闻发布。

  王明国介绍说,去年以来,区民政局立足底线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增效、基层社区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和专项行政事务等职责,扎实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民政工作成效显著。

  聚焦弱有所扶,不断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打造“Hui救助 暖万家”社会救助品牌。2023年共保障九类困难群众2.2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亿元。开展全区社会帮扶满意度暨民政业务培训,设立“基层工作人员集中答疑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拓展“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为1126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享受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和困境儿童开展日间照料等专业服务,全年累计服务时长2万余小时。为全区3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享受护理补贴的经济困难老年人配备智能健康手环,实时监测老人所在位置以及老人的生命体征情况,提高了动态管理水平。

  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全面落实“三主动”工作机制,对发现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推行实施社会救助申请提级复审机制,对说“不”的申请进行提级复审,开展“困难群众救助集中申办日”活动。在镇街设置集中申办活动现场,引导帮助群众现场提报资料、答疑解惑、了解政策。

  发挥好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累计投入善款117.74万元,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惠及困难群众4760名。社会救助四个项目获评市级优秀社会救助品牌项目。

  聚焦老有所养,着力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构建“中心带站”服务体系,推动养老设施“全增效”。目前已建成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处,社区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85处,构建区、镇街、村居、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使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确保居家养老“无死角”。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方案”的原则,逐户制定改造方案,进行居家适老化精准改造,完成改造280户。

  推进长者食堂建设,解决好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采取“政府引导、行业监督、市场运作”模式大力推进爱心长者食堂建设,已建成15处爱心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打造幸福“食光”。2023年,市中区被评为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枣庄市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聚焦幼有所依,持续加强特殊儿童权益保护

  做好孤困儿童的政策落实工作,及时足额发放补贴,全年为592名孤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829.39万元。开展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圆梦助学”活动,共助学14人,发放助学金14万元。在全区民政系统开展以“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为主题的“儿童福利保障和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全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开展“护佑健康关爱孤困儿童”活动,为592名孤困儿童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联合解放军960医院,在仁和耳鼻喉医院免费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筛查和复查。为全区28名孤儿免费查体,进一步保障孤儿身体健康。组织17名孤困儿童参加困境儿童公益研学实践“蒲公英行动”,开拓了孤困儿童的视野。

  聚焦民生服务,全力推动基本业务工作创新突破

  强化社会事务服务管理。为3523名逝者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95.32万元,评选区级示范村居11个,入选市级示范村居7个,共完成婚姻登记信息核查13.5万件,2023年市中区被推荐为市级丧俗改革试点和婚俗改革试点。

  持续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指导全国议事协商试点雷村顺利完成民政部中期评估工作,在全省基层治理试验区结项验收工作中取得优秀等次,继续招录100名社区工作者,提前完成社区工作者配备标准。

  提高地名管理能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绘制“五色地名图谱”,推进地名文化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市中区被确定为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试点单位,获评全省区划地名领域创新典型案例1篇。

  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成立全省首家群团公益发展基金会,开展“六爱市中”慈善行动,评选第五届“市中和谐使者”10名,3人被评选为第五届“枣庄和谐使者”。

  王明国表示,2024年,区民政局将围绕全区“落地见效年”中心工作,以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开展市中民政高质量发展“345”行动,不断推动市中民政事业实现跨越赶超。

  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为重点,在社会救助工作上实现跨越赶超。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以争创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持续擦亮“Hui救助 暖万家”社会救助品牌,落实社会救助领域“三主动”工作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多渠道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以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为重点,在养老服务工作上实现跨越赶超。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主线,实施《市中区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巩固兜底性养老服务,拓展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适时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今年新增100张护理型床位,新建设10处爱心长者食堂,为11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为300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以加强孤困儿童权益保护为重点,在儿童福利工作上实现跨越赶超。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提升全区儿童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确保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参训率达到100%。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为孤困儿童购买“护佑健康”大病保险,保障孤困儿童基本权益。

  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在社会事务工作上实现跨越赶超。深化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推动丧俗改革和婚俗改革两个市级试点出成效、出经验,积极争创更高层级的试点。持续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开展户籍类电子证照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提升公益性安葬(放)设施使用率。落实残疾人政策,及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

  以探索地名文化保护为重点,在区划地名工作上实现跨越赶超。推行六个“五”工作法,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积极争创“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严格地名命名更名程序,建立城乡道路名称备选库,挖掘地名文化资源,助力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探索“三力五图”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模式,做好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整理总结工作。

责任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