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枣庄频道 > 精彩专题 > 法制专题 > 市区动态 > 区市创建 > 正文

枣庄山亭区“五治融合”打造全周期社会治理新模式

2020-08-31 12:0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亭区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智治支撑、自治协同、德治教化“五治融合”,整体推进,实现了“治理难题在五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五治中构建、群众满意在五治中提升”,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亭、法治山亭。

  鲁网8月31日讯(记者 张程 通讯员 王森)近年来,山亭区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智治支撑、自治协同、德治教化“五治融合”,整体推进,实现了“治理难题在五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五治中构建、群众满意在五治中提升”,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亭、法治山亭。

  一、政治引领有高度。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区委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区、镇、村三级联动,确保治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前进方向。区委是第一指挥部,高位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镇街是实施指导处,统筹实施、指导村级强力攻坚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村级是政策执行端,坚决执行好上级政策和任务目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党建引领,条块联动、同向发力。二是创新理念引领。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集成先进理念,跑出山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的山亭治理“样板”。开展为期三年的平安乡村建设,以乡村小平安,打造全区社会大稳定,把山亭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有安全感最有温度的城市。创新探索涉民生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三项”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委领导、政法主导、第三方参与、部门协作联动的稳评工作新机制,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该经验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的批示推广。三是目标责任引领。用好考核“指挥棒”,出台了《山亭区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实行差异化考核,提高考核的指向性和科学性,用好问责“撒手锏”。近年来,先后约谈7个镇街,黄牌警告3个镇街,一票否决1个镇街。把综治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挂钩。

  二、法治保障有温度。一是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打好打赢“六场攻坚战”,打好“十项整治”组合拳。突出依法办案,强化纪法协同,精准“打财断血”,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强力推动“六清”行动,建立长效常治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2019年,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核中,山亭区取得了全市第1名的好成绩。二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战疫情稳经营促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探索“腾笼换鸟”模式,助力全区“僵尸企业”清理。开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活动,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建立健全体现知识产权价值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为创新创业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三是强力推进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围绕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对接问计问需、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智库、法律顾问团(组)作用,开展个性化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区检察院成立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调研小组,深入全区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开展山亭区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优化法治环境·法惠民企”法律服务活动,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开展法治讲座3场、走访企业7家、提供法律建议70余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4000余份。

  三、智治支撑有力度。一是提升“雪亮工程”实战能力。建成区级“雪亮工程”指挥中心,10个镇街“雪亮工程”指挥中心,263个村级雪亮工程”指挥室,安装监控点位1100余个。先后通过“雪亮工程”视频会议系统召开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视频会议60余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的科技防控网,打造永不下岗的“千里眼”,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二是提升“合成化”巡逻防控实战能力。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推行“合成化”巡逻防控新模式,实现了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极大提升了新形势下社会面精细化巡逻防控水平。2020年以来,无“两抢”发案,无命案,全市测评安全感成绩同比提高2.29个百分点,暂列全市第一名。三是提升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实战能力。发挥“互联网+”作用,整合全区资源力量,打造 “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群众“线上”点单提诉求、政府“线下”服务马上办,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平台设立民生、执法、发展三大板块,包含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方方面面。群众扫描微信客户端,即可随时随地线上“点单”提诉求,政府快速线下来“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关注人数已达到17万余人,受理诉求14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4%。初步实现了社会治理网格化、社情民意信息化、指挥调度一体化、工作运行高效化、督导考评智能化、共治共享全民化。

  四、自治协同有广度。一是坚持民事民办。城区方面建立“社区—小区—楼院”三级管理体系,农村方面推行“党支部+小巷议事会+小巷管家”微治理模式,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群众治村理政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坚持民事民议。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积极推动全区276个村居,立足村居实际,围绕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道德文明等方面,全部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引导向上向善的氛围。下好群防群控“一盘棋”,建立群防群治工作队伍,筑牢村居平安稳定的“压舱石”。三是坚持民事民管。建立村民代表会、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综治调委会5个群众组织,让群众参与集体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乡贤作用,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格、矛盾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五、德治教化有深度。一是传承孝善家风。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妯娌”、“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山亭好人”等各种评选活动,正向激励、传承美德,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倡树新观念。二是培树文明民风。以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三城同创”行动为契机,搭建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镇街分中心和195个村(社区)实践站。全区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成立志愿者队伍104支,发展志愿者10000余人,实现志愿服务遍城乡。组织“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62 场次,倡树文明生活,引领社会新风,擦亮生态山亭、文明之城的城市品牌。三是创建和善政风。坚持刀刃向内,在干部中开展“五抓五强”干部作风大整顿专项行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各级干部一线问计、现场办公、结对帮扶,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以政风促民风,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初审编辑:杜伟
分享到:
./W0202008314377845407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