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枣庄频道 > 精彩专题 > 枣庄地标 > 我与祖国共成长 > 正文

台儿庄古城历史溯源

2019-09-13 10:0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台儿庄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明朝万历年间京杭运河的改道使台儿庄的社会经济迅速崛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庄”。同时,南北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江北水乡的独特风情。1938年春的发生台儿庄大战,让繁荣了三百余年的台儿庄古城化为一片废墟。

  台儿庄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明朝万历年间京杭运河的改道使台儿庄的社会经济迅速崛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庄”。同时,南北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江北水乡的独特风情。1938年春的发生台儿庄大战,让繁荣了三百余年的台儿庄古城化为一片废墟。

  一、京杭运河改道前的台儿庄古城

  古老的土地  台儿庄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这里皆有发现。古籍记载,皇母山旧有女娲遗址,黄邱山套为轩辕黄帝的出生 地寿丘之所在,黄帝陵至今尚存。先秦时期,区境属徐、偪阳等国,为吴、越、鲁、宋、齐、楚诸强纷争之地。考古证实,两千多年前的偪阳故城即是一座古水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汉魏晋时期,运河南北分属傅阳、兰陵两县。永嘉南渡,傅阳县并入吕县,后更名寿张县。东魏以后,傅阳故地改属承县。隋代以降,承县合并兰陵县,后称兰陵县、峄州、峄县。

  悠久的古城  台儿庄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据考,台儿庄在汉代即已形成城邑,传说城内的凤凰台、朱台、金台等遗址,均为汉代建筑。六朝时期,古邑废弃,仅以“台城”之名存世,被附会为“梁王兵败台城处”。唐代,台氏在此立村,称为台家庄。位于北门外的准提阁,建于唐代中后期,是台儿庄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建筑。北宋时期,狄青、苏轼等人先后主持大规模开发徐州(古称彭城)利国铁矿,台儿庄濒临之柤水开始担负铁矿石外运的功能,至此被称为彭河,俗称运铁河、新河、中心沟,明万历年间京杭运河避黄改道经过台儿庄时即借彭河通漕。元代,始筑土圩,城内建有三皇庙、玄帝庙等建筑,逐渐形成集镇,称为“台家庄集”。明末,台家庄共有居民2千户,始有“台儿庄”一称见载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立于台儿庄东南黄林庄的运河防务碑。

  二、京杭运河的改道和台儿庄古城的崛起

  运河的改道  由于黄河改道的影响,元明时代,京杭运河一度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黄河行运。但黄河时常泛滥,导致漕运常常受阻,于是便有了所谓“开泇口河以远河势”的开泇济运议案。隆庆四年(1570年)翁大立首倡开泇,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式准奏,次年在刘东星的主持下开通试运行。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以后,泇河完全取代黄河运道,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黄金水道。

  船闸的设立  历史上,台儿庄段运河下游水位比微山湖湖口水位低21米,落差大,水流急,水源主要来自微山湖,泇河开通时即设有八座船闸以节制水流。其中台庄闸位于台儿庄南运河上,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台庄闸的设立,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为商贸交易提供了机遇,促使台儿庄的社会经济迅速崛起,一跃发展成为镇守鲁南、拱卫徐州的战略要地和汇通南北、商贾辐辏的水旱码头,富于县数倍。

  古城建制  台儿庄原为峄县企彭乡王目上社的驻地。万历三十四年(1604年),基于台儿庄段京杭运河防御、维护和管理的需要,时任河道总督曹时聘奏请在台儿庄段运河沿线置邮驿、设兵巡、增河官、立公署,台儿庄开始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明清时代先后在该河段设置了总河部院、东兖道、泇河厅、峄汛、台庄闸等五级管河机构,在台儿庄设驻台庄巡检司、沂州镇标前营(后改为台庄营)、台庄闸汛等军事机构,正三品参将、正五品守备、正六品通判、正七品把总、正八品县丞、正八品外委千总、正九品巡检使等各级官员皆在此驻守,有效保证了漕运的畅通和地方的治安。

  古城肌理  清顺治四年(1647年),始建台儿庄土城,翌年竣工。城邑傍运河而建,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公里。咸丰七年(1857年),因旧基新筑砖墙。新城墙底部为土台子,墙高4米,上砌垛口。城墙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坯,上宽近3米。城门有6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湛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护城河离城墙外9米,河宽10米,深2米,周长5.7公里。台儿庄大战前夕,古城内共有8条街道、13处码头、437个巷口、5000户人家、20000间房屋。

  古城建筑  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等八种建筑风格。明清及民国中前期,台儿庄古城及闸区内的建筑之可考者,计有水门6座、哨门7座、碉堡8座、官署9座、药栈(医院)18座、庙宇33座、学校40座、其他各类商铺百余家、民居六千多栋。城内建筑以简洁朴素为主要特征,具有“七分雄、三分秀”的特点。许多建筑都均傍河而筑,前有临街的店铺,后有运河码头,建筑风格“顺天然、亲人和”,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实,又体现了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

  古城商贸  台儿庄居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明末清初,台儿庄的商贸以台、花、郁、马四大家族的产业为主。至清代中期,又形成了燕、尤、赵、万四大绅士商户和数百家店铺。清末民初,陈、王、袁、骆“四小家”又相继崛起,广开商路。乾嘉年间,台儿庄经济达到鼎盛,成为峄县的经济中心和鲁南苏北一带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清末以降,中兴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借台儿庄运河“北煤南运”,并先后铺设了台枣、台赵支线铁路,保证了台儿庄经济的持续繁荣。

  古城文化  台儿庄文化的原始基因是楚汉文化,但运河贯通后,北方的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及以南方的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一齐涌入台儿庄,形成了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运河文化。台儿庄的宗教文化非常发达,除中国本土信仰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都先后传入,建有各类庙宇30余处。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柳琴戏、运河花鼓、渔灯秧歌、运河大鼓、运河号子等,都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事业非常繁盛,明清及民国前期建有学院、义学、国民小学、教会学校各2座,私塾32处。

  三、台儿庄大战和被炮火毁坏的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的战略价值  台儿庄地处水陆交通要冲,是山东的南大门,徐州的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显著。台儿庄段运河东西长约百里,河面宽阔,水流湍急,自古是南北交战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同时台儿庄及运河一线地势低洼,周边多低山丘陵,形成了“军事纵深”的特点,有利于四面埋伏、大量陈兵和“围点打援”。此外,战前的台儿庄,有6000多栋优质房屋可做掩体,也是国民 政府选择在台儿庄布防的重要因素。战前,日本南满铁路公司曾于1918年对台儿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编著了《台儿庄事情》,足见台儿庄战略价值的重要。

  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台儿庄战役,又称鲁南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以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仅在台儿庄争夺战中,中国就投入各派系军队12万人联合作战,自3月23日打响,到4月7日结束,历时15天,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1984人,俘虏700余人,系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为中国军队的战略转移提供了宝贵时间,被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报道称:“一次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

  被炮火毁坏的古城  遭受战火摧残的台儿庄城寨及附近村庄,一片废墟,断垣残壁上弹痕累累,血迹斑斑。大街小巷,尸体枕籍,地上河沟皆为血土血水,枪刀盔甲比比皆是,其残酷景象,目不忍睹。大战期间,日军在台儿庄境内先后侵占村庄131个,烧房38115间,损坏物件数以万计。时至今日,清真北寺、方巷、新关帝庙、泰山行宫等处墙壁上还遗存着清晰可见的累累弹痕,其中清真北寺西小讲堂弹痕特别密集的80平方厘米之砖墙,已于1988年10月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移去陈列。此外,古城内外还不时挖出骸骨、武器和盔甲等日军侵华的罪证。

  战后的台儿庄  战后,虽然国民政府曾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居民还要生活,便自发在故居旧院残存墙基的基础上重建家园。1959年,京杭运河流经台儿庄城区内的河段改道城外,裁下一段全长2.7公里的运河故道。运河的再次改道,使台儿庄的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古城街区成了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避开了工业化进程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改造,古河道、古驳岸、古码头,古街巷、古民居、古商铺都得以保留,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人文精神的凝聚和重塑  台儿庄大战在毁灭了古城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台儿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革命豪情。大战后的70年间,台儿庄人民用汗水重建家园,用智慧改写历史。电影《血战台儿庄》融化了台海冰封;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的建设,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台儿庄。分散在各地的老兵、战地记者、军官后代,以及专家学者,纷纷来到台儿庄,畅谈大战文化,追觅古城记忆。当年徙居台湾的热血青年,也陆续回到家乡,讲述过去的故事,描绘古城的蓝图。


初审编辑:杜伟
分享到:
./W020190930444313451383.jpg